北海道黃楊為衛矛科衛矛屬常綠闊葉小喬木,用絲棉木作砧木嫁接北海道黃楊,樹姿挺拔、四季常青,入冬后成熟的果實開裂,露出紅色假種皮,綠葉紅果,觀賞價值非常高,是北方寒冷地區少有的常綠闊葉喬木。
北海道黃楊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土壤有機質含量百分之零點八以上的沙土、沙壤土、壤土、土均能很好生長。適應于pH值6至9、全鹽含量百分之二以內的土壤,高接高度1至1.8米,低接高度30至50厘米。行道樹株行距3至6米,色塊苗株行距20至30厘米,每平方米15至25株。
定植前每株施腐熟基肥2至3公斤,在降雨量180至400毫米的地區每年灌水3至4次,降雨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區每年灌水2至3次。北海道黃楊耐修剪,要適時對旺枝打頂,增加分支量,使樹形飽滿。
今年新種的芽苗或大田直播苗,一般夏季好適當遮蔭,如無條件應做好松土除草工作,以防高溫高濕而灼傷苗木,常見的是引起葉片枯萎及接近地面的苗干萎縮,但對于松類苗木不應遮蔭,遮蔭反而生長不良。
對于冬季容易凍害的苗木,北海道黃楊一般在夏秋季就應停施氮肥、控制灌溉,增施磷鉀肥,促使苗木充分木質化。易發生凍害的苗木主要有:醉香含笑、山杜英、天竺桂、浙江楠、無患子、重陽木等。
灌溉和排水:
灌溉和排水也是夏季苗木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,對于苗圃地來說一定要做到能灌能排,特別是當年播種或移栽的苗木更應重視做好此項工作。大部份苗木在夏季少雨干旱時好十天灌水一次,時間好在早晚進行,對于銀杏、松類苗木抗旱性強,一般不用灌水,而對于楊樹、垂柳、水杉等苗木灌水次數可適當增加。對于苗地排水須做到雨后苗地無積水,一般苗床溝深好在25厘米以上。
追肥:一般在北海道黃楊生長期留床苗可追肥2-6次,根據苗木特性可施尿素或復合肥10-20公斤/次,而芽苗每隔10天追施一次,用量前期尿素或復合肥5公斤/次左右,后期10-15公斤/次。
北海道黃楊主桿明顯,頂梢粗壯,頂端優勢明顯,單干直上,表現出優良的喬木性狀,在城市綠化中可作為常綠闊葉大樹栽植。
小編:Zyqun